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全球关注成都公园城市样本价值
市场动态

全球关注成都公园城市样本价值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建 日期: 2019/4/23 10:13:56
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开幕。不止一位与会专家提到,“公园城市”的要义绝不是停留在公园或绿地的建设层面,这是一道涉及新时代城市发展新模式的时代课题...

“一年以来,规划总长1.69万公里的市域三级绿道体系,目前已建成2607公里。”每当说起成都建设公园城市,这组数据都会被提及,因为它直观反应了“公园城市”理念在成都提出一年的成就。

“相当于修了一条从西安到阿拉山口的直线距离”,“绿道所串连的绿化设施达到1114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巴黎”。

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开幕。不止一位与会专家提到,“公园城市”的要义绝不是停留在公园或绿地的建设层面,这是一道涉及新时代城市发展新模式的时代课题。论坛上,联合国人居署专家以及海内外城市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公园城市·未来之城”主题,就公园城市的建设达成了十项共识。

之于中国,“公园城市”是全新的命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作为理念“首提地”的成都,希望以公园城市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借脑引智,汇聚海内外专业人士,话理论、寻对策、求共识,共同探寻如何让新型的城市形态从理论变为现实。

理念的升级:从“花园城市”到“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提出,很多人想起新加坡“花园城市”理念。作为“花园城市”的标杆,新加坡仍然是全球城市取经的对象。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专家、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任副总裁林振聪回忆,一 开始,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主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治理。近些年,才更加注重居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从英文上来说,公园城市译作“park city”,花园城市的原文是“garden city”。“从词义上来说,‘公园’比‘花园’多了公共空间的功能。”林振聪解释,“在我看来,公园具备更多公共空间功能,‘公园城市’代表了城市发展更加高级的形态,也更讲究以人为本。”

从“花园城市”到“公园城市”,提法的改变,背后是建设理念的升级。

“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公园城市就是城市里面多放几个公园。”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对“公园城市”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公园城市不应该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而应是“公”“园”“城”“市”四个字的含义总和。

吴志强告诉记者,“公”代表了公共性,对应公共交往的功能。譬如,过去很多漂亮的公园都被“围”在院子里,公共性则需要设施的开放,让百姓受益,能进去。“园”则是指的生态系统,这是城市人工创造物中的自然要素的融化。“城”则对应着人居与生活,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最复杂、最伟大的作品,没有生活就不是“城”。“市”对应的则是产业经济活动,这个是很重要的,“能不能生产”才是这个城市有生命力的部分,没有充满活力的创新就不是“市”。

“概括说来,公园城市就是公共底板下的生态、生活和生产。”吴志强强调,“公园城市”四个字,分别对应着:公共、生态、生活、生产,‘一公三生’缺一不可。”

事实上,这一年来,成都一直在对“公园城市”进行破题。

探索、实践一年后,在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上,成都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公园城市”理念,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是城市文明的继承创新,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

“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事物,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论坛上,成都向全球城市、全球智库发出邀约:一起携手,深化公园城市理论研究、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模式、推进公园城市价值表达、开创公园城市发展路径、分享公园城市治理成果。

生态的底色:不是城里建公园,是公园上建城

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开幕的当天,坐落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公园城市展示厅也正式亮相。其中一块展板上总结道,成都正在探索公园城市的“中国模式”。

何谓“中国模式”?参观者们的理解是,成都是“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也理所当然成为这个新理念的探索场所。

成都挑起了大梁。在成都提出公园城市的新理念,是基于对成都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国家战略作用的深切期许和历史嘱托,为全球城市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此,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所所长王波告诉记者,正如雄安新区、通州副中心是对中国城市形态的探索一样,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也给未来新型城市形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天府新区新型形态的基础在于生态本底,这成为王波口中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的“天赋”。“从城市形态的角度来看,天府新区几乎与所有国家级新区不同,这里不是饼状、环状扩张的城市形态,而是组团式的布局。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区域内有三岔湖、龙泉湖、岷江、龙泉山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正在打造‘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王波如是解释。换句话说,天府新区资源禀赋,使其建设公园城市具有天然的生态资源优势。

更多人也看到这样的本底,更希望保护、保留这样的本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贺克斌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这次回到家乡发现成都有了很多变化,环境更美,天更蓝水更清,城市里公园绿道遍布。

贺克斌说,公园城市建设是在大的生态环境战略背景下提出,从长远来看,生态环境质量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底色,要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必须要打好生态底色。

“不再是城市里建公园,而是在公园上建城市”,吴志强亦认为,公园城市对于成都特别的意义正在于理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护生态是底线”。

经济的价值:10个重大建设项目集中签约

城市见了绿,然后呢?“看见绿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蕴藏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吴志强说。

大家在思考,保留了生态本底后,如何让生态价值转化为新的增长极?

公园城市理念提出一年有余,“首提地”初步形成了三条发展思路:在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发展思路从原来的“产-城-人”,转变为“人-城-产”;从原来的在“城市中建公园”,转变到“公园中建城市”;从原来的“空间建造”,到如今的“场景营造”。

其中,尤其是“人-城-产”的逻辑改变,以及“场景营造”的需求转变,成为公园城市转化生态价值、寻找新的增长极的“法宝”。

前不久,天府新区向全球发出一份征集方案:拟在兴隆湖南部湾区建造一座“最美书店”。6天报名时间内,来自纽约、伦敦、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地的249份参赛方案相继而来。

王波介绍,把“最美书店”建在湖边,正是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将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场景和媒介。

如何解释公园城市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在湖边建造的这座书店,正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注脚。

吴志强指出,成都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成都。它现在承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这也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站在高远的视角来对待公园城市建设。看待一个城市有没有真正的生命力,吴志强的角度正是:有人来吗?人,意味着生命力,代表了创新和活力,“有人聚集,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有着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话语背景,其发展模式从“产、人、城”变为“人、城、产”,顺序之变,意味着要努力打造一个能够留得住人的产业新城。

人来了、留下了,也搅活了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记者了解到,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现场,吸引了公园城市的10个重大建设项目,举行集中签约仪式,落地天府新区的总投资额达到844.3亿元。

推荐阅读:

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打造公园城市典范样本

成都以万里绿道为脉 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新津县以全域旅游为路径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新春表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菩提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